李约瑟相关论文
李约瑟在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简称SCC)的过程中,建立起了一套颇具特色的写作系统。这套系统......
莫里斯阅读伍连德的《鼠疫斗士:一个现代中国医生的自传》后,曾致信李约瑟,希望发起授予伍连德剑桥伊曼纽尔学院荣誉学位提议;后又在《......
葛洪,在李约瑟看来,是一位具有多重角色特征的历史人物,如:与科学研究关系密切的宗教人士,化学药物研究的最初探索者,"防重于治"理论的......
一战以后,英国科学家从动物科学和生物化学两条路径率先开始了战时军民营养保障的探究。李约瑟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并且对该方......
提 要:李约瑟所作《文明的滴定》提供了迄今对于“李约瑟难题”最具有系统性的解答,对于透视明清时代中国科技状态与发展潜质乃至理......
1793年,急欲打开中国贸易大门的英国,以为乾隆祝寿为名,派遣使臣马戛尔尼率领使团来华。马戛尔尼带来数千件礼物,其中不乏工业革命的最......
《中国科学技术史》这部旷世巨制的研究和撰写是李约瑟和许多中国学者和科学家合作的结晶。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前五卷的写作中,就......
小仓和夫:日本“反感中国”的根源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同根同源,但中日两国因历史问题“天然的”不亲近仍是一个严酷的现实问题......
我的老朋友陈方正兄费了多年功夫,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早在撰写期间方正便已约我为此书......
国家图书馆善本古籍处李坚(左)、普通古籍处董馥荣向记者展示古籍普查书目成果。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青年人常去灌水的......
天台开篇 天台山是徐霞客记载的第一座山。他在《徐霞客游记》开篇写道:“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可见其登山之志,溢于言表。1613年......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对世界的贡献,特别重大的无疑是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以及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提......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著名化学家史家李乔苹教授毕生致力于中国化学事业,在化学教育、化学史研究和化工生产上所取得的成就。指出他是......
新亚书院在华语学术圈中的地位毋庸置疑,而以创院院长钱宾四先生命名的讲座更是规格极高。演讲者无一不是中国文化研究的醇儒硕宿:钱......
北京地质博物馆院内,有两棵一亿年前的粗大古树干。其中来自辽宁省的一棵,木纹清晰,从木纹数目看,本身已有150年的树龄。表面看来......
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曾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一书中写道:“中国人的特性中,很多最吸引人的地方,都来自道......
在香港海港城叶一堂书店翻到一本英文传记《中国的恋人(The Man Who Loved China)》,一开卷就讲一个叫Joseph Needham的英国人在1943......
东西方的差距何以拉开 为什么宋元时期如日中天的中国古代科技没能持续多久便落伍于世界?这不得不回到李约瑟提出的那个著名论题......
外国哲学:两本不同的《西方哲学史》和一本《哲学史教程》 第一本《西方哲学史》的作者是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
纪念李约瑟博士援华50周年及“李约瑟文献展”在上海举行纪念李约瑟博士援华5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1993年12月9—11日在上海举行,李博士在华的老朋友......
【编者按】 “德先生”(Democracy,民主),“赛先生”(Science,科学),中国人开始熟悉这两位先生还要从整整90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五四......
《同舟共进》:在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中,“科学”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您如何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 葛剑雄:照理说,科学除了对科学......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与英、美等国结为战时盟国,共同对日作战。在英、美等国对中国进行的战时文化援助中,英国近代著名的生物化......
中国的科学为何落后于西方?或者有人认为应是“近几百年来”中国的科学为何落后于西方,是一个争议已久的问题。除了国人如是说,欧......
一 我国历史上,家教是促成社会主流价值观社会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渠道,对基层社会治理起着有益的作用。如今,吸收借鉴古代家教在传......
这是江苏镇江一条普通小街的一头古老的墙门。黑色大门上方三个清劲方正的字:梦溪园。这里就是900年前的杭州人沈括晚年住过的地方......
王亚南的这部书对封建官僚政治做了深刻的剖析 历史上,封建官僚政治制度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真可谓痼疾深重。为什么在中国......
《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一书致力于以“中国为本位”为视角去观察和描述近五百年来的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变迁......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2009年5月,当沐浴在晨光中,蚕豆田里散发着一阵阵清香,我驾驶着一部北京2020吉普从昆明到下关,沿着洱海西岸边的田耕道蜿蜒地往北踏勘......
古代兴建故宫时(如图1),曾制造人造冰道,并以水为润滑剂.拖运了重达300t的巨石. 古老的故宫兴建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至......
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出版的《西游散记》,提到在英国剑桥访问生物化学家和科学史家李约瑟,有以下一段文字: 在李约瑟老人的书......
<正>四、学科整合与道通为一各学门之方法学问,并非楚河汉界,不相交通,不妨相互参照,彼此激荡。李约瑟在大学时代所受训练,是生物......
中国人最早利用天然磁石的磁性来辨别南北,本是早已得到世界范围认可的事情。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早在1550年就第一个指出,中......
谁能想到,本文居然与一部热门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Kung Fu Panda)有关系。 说起该片,由于成功融入了众多中国元素,因此深得国......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曾经根据《三国志》中的“曹冲称象”故事,推断中国在三国时期已经知道了浮力原理。这一故事和“司马光砸......
李约瑟之谜: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源于中国林毅夫对研究中国历史和比较经济史的学者来说,一个最富挑战性的问题就是,"在十四世纪.为什么......
李约瑟与中国的“邂逅”是颇为浪漫的。根据西蒙·温彻斯特的叙述,这一切开始于他对一名中國女子的爱情。这名女子就是来自南京的鲁......
李约瑟(1900—1995)是饮誉世界的著名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英国学术院院士(FBA),早年以在胚胎生物化学领域的独特研究而......
汉字是记录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光辉灿烂文化并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工具。国内外学者纷纷进行研究,已建立了汉字学学科。本文对常用汉字......